互联网医疗到底怎么了

时间:2021-12-30 13:39 编辑:孙萌萌 点击:
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。
 
回望这一年,从众星捧月到黯然失色,互联网医疗经历了冰火两重天。  
 
2020年,疫情叠加政策支持,沉寂已久的互联网医疗重新踏上风口。一年内,丁香园、春雨医生、微医等合计融资超400亿元。
 
到今年2月,京东健康(6618.HK)、阿里健康(0241.HK)、平安好医生(1833.HK)股价均创出历史新高。微医、叮当快药、零氪科技等摩拳擦掌,随时准备跑步入场。  
 
然而,好光景就像龙卷风,消失的太快。

 从3月开始,互联网医疗板块行情急转直下。年初到岁尾,平安好医生股价跌去七成,京东健康跌六成,多家独角兽更是倒在了证券交易所门前。
 
2014年,互联网医疗以“颠覆医疗”的姿态横空出世,到今年刚好是“七年之痒”。在这一年里,互联网医疗三巨头市值合计蒸发7000亿元。
 
冬天到了,难道互联网医疗的“春天”更远了吗? 
早在数年前,马云就断言:“中国下一个首富,一定在大健康领域。”
 
刘强东也表示:“进入健康这件事,能做多大我们暂时没把握,但这件事做好了,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。”
 
2020年12月,京东健康赴港上市,股价连日暴涨,一个月内市值翻两倍,突破6000亿港元,欲与A股医药龙头恒瑞医药(600276.SH)比肩。
 
风口上的大强子让一众小老弟们羡慕不已。
 
2021年以来,医渡科技(2158.HK)、医脉通(2192.HK)先后赴港敲锣,微医、叮当健康、智云健康、思派健康等大步追赶。
 
4月1日,微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;6月22日,叮当快药母公司叮当健康递交招股书;8月6日、27日,思派健康、智云健康相继递表;10月15日,圆心科技也不甘落后......

一夜之间,互联网医疗企业站上资本潮头,有实力的“选手”都去冲刺IPO了。
 
“京东健康把IPO估值抬起来了,大伙儿都跟着上市。”一位投资人说到。企业估值高,投资人也能在*佳窗口期退出,可以说是双赢。 
 
不过,对于这波上市热潮,只能说是“有人欢喜有人愁”。
 
9月,科亚医疗上市申请被打上“失效”标签;10月,微医IPO状态同样变为“失效”;圆心科技等其他互联网医疗企业则进展缓慢,仍在翘首盼回复。 
 
翻开独角兽们的招股书就会发现,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盈利困难。
 
以圆心科技为例,成立于2015年的圆心科技搭上互联网医疗的快车后,6年间获11轮融资,估值从1亿元升至近300亿元。
 
有了资本加持,企业开始烧钱占市场。
 
    2018-2020年,圆心科技净亏损分别为1.2亿元、2亿元、3.6亿元。今年1-8月,圆心科技亏损近一步扩大,净亏损为4.6亿元。三年半时间,圆心科技累计亏了11个亿。
 
不止圆心科技。近三年来,零氪科技累计亏超10亿元;思派健康亏损34.52亿元;智云健康亏损45亿元;叮当健康亏损超20亿元......
 
   烧钱程度丝毫不逊于在线教育。
 
各个企业对亏损的解释倒也不藏着掖着:公司仍在扩张期,需要积极拓展市场。 

直白一点说,互联网医疗公司虽鱼贯上市,原因无非是对现金流的渴望。其中很多公司一直未找到路径明确的盈利模式。主业难造血,扩张需继续投入,上市是唯一出路。 
 
奈何上市难!
 
抛开亏损不说,小老弟们有和大强子一样的心,却没有和大强子一样的运。京东健康上市时,互联网医疗板块正值高光时刻。但等到它们IPO,该板块正急转而下。
 
互联网医疗“三巨头”股价跌得也是一家比一家惨。从今年2月至今,10个月里,三巨头市值合计蒸发7000亿元。
 
截至12月24日收盘,阿里健康市值883亿港元,平安好医生322亿港元,京东健康1936亿港元。

 

每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,都梦想在潮水涌来时折腾出一片浪花,但似乎除了卖药,这片海里还没有哪朵浪能翻出金鲤鱼。
 
从圆心科技招股书来看,主要有院外综合患者服务、供给端赋能服务和创新医疗健康服务三大业务线。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即零售药品、医疗服务、药品批发三部分。
 
近三年来,圆心科技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带来的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超90%。换句话说,圆心科技绝大部分营收其实来自 “卖药”。
 
曾试图冲击“医疗数据第一股”的零氪科技亦是如此。今年6月,零氪科技计划赴美上市,但7月紧急暂停IPO。
 
有质疑指出,零氪科技营收结构与“医疗大数据”的名号不太匹配。近三年来,其药品和保健品销售收入均占到总营收的80%。
 
同样地,思派健康药品销售收入也占到总营收的90%以上。

    很多互联网医疗公司虽然披着 “医疗科技”的外衣,但本质上仍是“卖药人”。11月24日晚,阿里健康发布2022财年中期业绩公告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,阿里健康实现营收93.6亿元,同比增长30.7%。其中,医药电商平台收入91.3亿元,占总营收的97.5%。
 
   京东健康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136.4亿元。其中,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创收118亿元,占总营收的87%。而平安好医生上半年药品在线商城总共带来19亿元营收,也占到总收入的一半。所谓“互联网医疗三巨头”,到头来也不过是三家穿着白大褂的医药电商。 
 
“卖药”*成功的京东健康曾被质疑:一个靠卖药的公司,凭什么价值三四千亿?
 
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坦言,“我从来不忌讳别人说我们靠卖药赚钱,在中国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,不卖货的都亏钱。” 
 
“卖药,是目前互联网医疗中离钱*近且*易得的方式,丁香医生、百度健康虽靠问诊来导流,但*终要靠卖药变现,单纯问诊收入频次和单价都太低,不足以支撑目前的行业发展。互联网医疗不具备线下医院一样的深度诊断、检查、治疗等一系列传统医疗变现手段,所以重度依赖卖药生存。”一位分析师称。
 
今年11月,国家释放出 “让互联网诊疗回归医疗本质”信号,让不少以卖药为生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打了个冷颤。
 
《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(征求意见稿)》指出,互联网诊疗与药品销售进行“隔离”,医师接诊需实名认证,AI软件等不得冒用、替代医师本人接诊……
 
回想互联网医疗诞生之初,各家打着“缓解医疗资源紧张,解决看病难看病贵”的旗号,都在强调自己做的是医疗服务。但磕磕绊绊走了20年,多数互联网医疗公司仍是在做卖药的生意。 
 
其实,互联网医疗的医疗服务价值并不比医药零售低。
 
微脉不以卖药为生,主打创新医疗服务。丁香园曾表示,不会碰医药电商,其线上诊疗处方交给第三方公司做。
 
不当“药神”当“医神”的微医,不靠卖药,2020年营收18.32亿元,同比增262%。2018-2020年,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168%。
 
关键在于,看谁先跑得通优质的盈利模式。

 

《狮子王》中有句台词:“太阳所照耀的地方,都是我的疆土。”用这句话形容BAT们再合适不过。
 
互联网医疗真正火起来是2014年。曾有投资人算了一笔账,之后的4年时间,这条赛道融资总额近2000亿元,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BAT。
 
只要是风口上的赛道,BAT们一定不会缺席。
宁可错投,绝不错过。在“猎食”互联网医疗独角兽方面,没有哪家投资机构能与腾讯比。
 
腾讯投资靠着一路狂撒钱,买下互联网医疗的半壁江山。
 
今年1月上市的医渡科技,腾讯持股2.73%;7月上市的医脉通,腾讯是基石投资者之一;思派健康股权中腾讯占27.14%。
 
打算上市的微医、圆心科技,及暂未传出上市计划的丁香园、医联等,背后都有腾讯的身影。
 
如果这些独角兽成功上市,腾讯无疑将是*大赢家。
 
阿里在互联网医疗方面也布局颇多。
 
2014年,阿里靠入股和收购的方式入局互联网医疗。阿里健康成立后,阿里又陆续收购了很多大健康相关产业公司,入股体检机构爱康国宾、美年大健康等。
 
百度的医疗故事*为曲折。
 
2010年与好大夫在线合作,陆续推出医前智能问诊平台、百度健康、百度健康云等产品。2015年,成立百度医疗事业部。后来发生“魏则西事件”,百度遭受重创。
 
医疗健康产业是个香饽饽,Robin Li岂会不知。当初靠着医疗广告,养活了不少互联网公司。尽管2017年百度裁撤了医疗事业部。但很快,百度就卷土重来,全力奔赴AI医疗。
 
今年6月15日,百度投了医药电商药师帮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是百度从AI医疗到医疗设备,再到互联网医疗平台型公司的逐一布局。
 
刘强东、张一鸣、王兴算互联网医疗赛道上的“后浪”。
 
    2019年5月,京东健康才从京东集团独立出来。目前市值2000亿港元,是阿里健康市值的2倍之多。 在教育赛道上演 “大撤退”的字节跳动,同样靠着买买买的土豪方式,拿到了大健康领域入场券。今年9月,字节跳动先后投了好心情、美中宜和、爱瑞奇迹,三者分别属心理、妇产、肿瘤三大专科领域。更早之前的1月份,字节跳动战略投资了松果医疗。
 
字节跳动2020年才进军健康领域,先斥资5亿元全资收购医学科普知识平台百科名医,后收购了医疗公司幺零贰四科技。
 
不过,有意思的是,幺零贰四科技与松果医疗,股权穿透后都指向吴海峰。这是一位在百度工作17年,曾担任百度医疗健康业务负责人的老将。
 
聚焦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,也没闲着。2021年1月,美团上线“百寿健康网”。这也是继医美、买药、医疗等健康服务后,美团布局的综合类医疗平台。  
 
拼多多也在医疗边缘试探。将“医药馆”放在首页一级入口中心位置,提供包括HPV疫苗预约团购服务,联合华大基因上线核酸检测业务,以及提供一些基础药品零售服务......
 
如果问2021年互联网领域*让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故事是什么,恐怕就是功成名就的大佬们相继宣布卸任,都奔向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了。
 
从互联网大厂在网医疗领域的布局来看,大佬们并没有将早年与生命科学的不解之缘停留在口头上,而是早已付诸实践。
 
拼不过大厂的财力,不同于医药电商们卖药人的角色,微医、医脉、好大夫在线、春雨医生等也在坚守自己的初心。
 
正如春雨医生CEO王羽潇所说,在医疗这个低频的赛道上,每一家都在大海里占据自己的一块岛屿,并朝着各自所设想的商业路径演进。